当前位置:首页 |
|
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014T/2022-2226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2-01-28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文化,文物 | 发文字号: |
为更好传承、保护、利用绍兴历史文化遗产,更高质量、更加有效推进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根据《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概况
(一)背景与形势
国家层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绍兴作为中国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廊道的城市节点,江南水乡及近代文化核的集中展现,符合全国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布局的要求。
省级层面:在长三角和杭绍甬两个一体化战略叠加实施的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千年古城”复兴计划,以古城复兴为目标,力争将古城打造成展示浙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古城保护利用成为展示浙江成就的“示范样板”,为进一步打造文化浙江、加快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市级层面:贯彻省委赋予绍兴的“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要求,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绿色为基、人文为魂,加快重塑城市文化体系,全面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保护利用绍兴古城,持续彰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独特韵味,打造“江南风”与“国际范”交相辉映的品质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人人共建共享的宜居家园。
本规划所称绍兴古城是指越王勾践建城以来各个时期不断演进形成的历史城区,其范围为绍兴市越城区环城河外侧河沿以内的区域,分布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山体、河道、池塘以及山、水、城为一体形成的古城格局和风貌等物质文化遗产,面积约9.09平方公里,内设府山、塔山两个街道,现居人口约12.8万人。绍兴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完善,形成“一河一街”“一河两街”和“有河无街”等街巷格局,呈现“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水城风貌。绍兴古城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越子城、八字桥、书圣故里(蕺山街)、鲁迅故里、阳明故里(西小河、上大路、新河弄)、石门槛(作辑坊)、前观巷(青藤书屋)、团箕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32处。
(二)古城保护利用情况
“十三五”期间,在“双城计”战略引领下,古城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颁布实施。为了保护和利用绍兴古城,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于2019年1月实施,配套的《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20年1月实施。《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明确了古城保护利用对象和基本原则,规定了绍兴市政府和越城区政府工作职责,强化了古城保护利用工作基础,落实了保护要求与措施,推动对古城的合理利用,并强化监督检查,明确了法律责任。这种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对古城保护利用予以提升固化的经验做法,是破解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矛盾的一项重大创新。
二是专门机构的设立。2019年设立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在绍兴市名城委的指导下,制定出台《绍兴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机制》《绍兴古城保护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基础性文件,聘任一批国家、省、市名城保护专家;编制完成《绍兴古城总体城市设计》以及一批片区专项规划,提升了绍兴古城的保护利用水平;成功举办三届绍兴古城保护日活动;设立绍兴古城保护基金,市区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计提,用于古城保护利用;积极加强融资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保障古城保护利用资金需求。机构的成立,对古城保护利用工作起到了应有的统筹协调作用。
三是项目建设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得到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青藤书屋徐渭艺术馆、绍兴师爷馆、中国共产党绍兴历史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已实施古城北入口、蔡元培广场、阳明故里、鲁迅故里、风越里、绍兴中医院、古城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八字桥、越子城、团箕巷、塔山文化广场、布业会馆等重要项目,古城传统格局及风貌正在逐渐恢复。
(三)存在问题
古城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因绍兴古城长期维持城市中心职能,存在人口密度大、公共资源过于集中、文商旅融合发展尚待提升等问题。
1. 空间结构方面。古城现有风貌、肌理有待完善,需要全方位、多层次进行优化。水系沟通不足、沿河绿地偏少、街区环境整治不充分、高楼遮挡等影响古城风貌,品质感有待提升。
2. 资源利用方面。古城旅游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展示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街区活力不足,大型商业综合体较多,但老龄人口比例偏高,缺乏消费主力人群支撑。
3. 配套设施方面。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不够完善,尤其是基础消防设施缺乏,一定程度上存在历史片区安全隐患;交通组织不够完善,钟摆式的交通易造成交通拥堵;重要节点的断头路、慢行系统尚待完善;停车泊位、公厕数量等公共配套与人流数量不匹配。
4. 文商旅融合方面。旅游线路较为单一、配套设施不足、参与体验度不高等短板依然存在;历史文化资源导入不足,名人文化内涵体现不够,夜间经济、文创经济、水乡文化等开发不足,机关腾退用房、老旧街区用房活化利用不足。
5. 制度化建设方面。古城保护利用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和建设规范等古城保护利用基础性规范、政策尚未出台,在消防、节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突破瓶颈。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保护利用相融合,加快古城新城联动发展,完善保护利用规划体系,以全城申遗标准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古城风貌保护、修缮修复和改造利用,提升古城城市品质与人民生活水平,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为我市建设“重要窗口”展示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新风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第一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同时树立“古为今用,与古为新”的发展理念,创新保护模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基础上科学保护,形成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良性循环。
2.坚持科学规划与依法推进相结合原则。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划要求,落实配套衔接工作。以科学规划为基础,落实规划先行理念,编制富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满足保护利用的需求。
3.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绍兴古城的保护利用;增强市场意识,遵循市场规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挥市场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推进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
(三)目标定位
1.古城定位。有厚度的千年古城、有气度的文化名城、有温度的东方水城。
2.发展目标。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持续推进绍兴古城格局、风貌和肌理的保护,区块织补更新和激活利用,打造以全城申遗为导向的历史文化传承地、以文创文旅为业态的时尚产业集聚地、以传统风貌为依托的宜居环境生活地。到2025年,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的城市。
(1)抓住古城功能调整的契机,围绕建设“世界级的文化之城”的目标,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改善风貌肌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升级生活配套设施。
(2)多元化推进古城保护利用,谋划和引进一批符合古城气质的高端项目,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打响古城“一城一桥三故里”品牌,使千年古城焕发时代魅力。
(3)坚持“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坚持非古城功能疏解和综合整治提升,科学合理保护利用各类台门、名人名居、历史建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打造一批城市书房、主题博物馆、民间艺术馆、民俗演艺馆、高端民宿酒店和创意街区。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越”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能力
1.以全城申遗标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善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对名人名居、寺庙古塔、古桥、古树、古墓葬、石窟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按原址、原貌进行保护,对其周围环境风貌进行必要管控与适度恢复。加强大运河(绍兴古城段)遗产保护。保持和维护好大运河历史上航运水道的传统功能以及防洪水利等多种功能;发掘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价值,挖掘大运河作为城市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潜力,建设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体验型旅游线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各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老字号等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做好活化利用工作。
2.增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加强历史街区文化遗存的保护。保持历史文化街区景古、街古、城古的江南风韵,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体系,保护水城格局,保护历史街区文化遗产,建立起与时俱进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推进历史街区文化旅游工作。树立“城是一座景,景是一个城”的理念,将散落在历史街区的景点串联起来,推动古城全域文化游,以越文化为龙头,用人力车、乌篷船、旅游巴士等特色载体,串联古城各处景点及历史街区,不断优化古越文化休闲体验旅游线路。
3.稳步推进博物馆群的建设。加强博物馆馆舍建设。鼓励利用名人故居、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以及功能置换建筑作为博物馆馆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民间博物馆等建设。加快实施阳明纪念馆、海棠文苑,筹建陆游诗词馆、北纬30°地理展示馆、府学博物馆、桥文化与船文化博物馆等。加强博物馆资源文化优势利用。完善博物馆管理,建立数字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结合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开发衍生产品;深化人文交流,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国外文化交流活动。
(二)完善古城特色空间格局
1.构建古城文旅大格局。以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街区、水系为基础,形成古城文化展示和全域旅游“一轴二环”骨架。贯通古城解放路发展轴。在现有公共交通体系的基础上,提升和完善解放路两侧公共服务职能,向外延展核心文化展示功能,以枝状布局,提升商务、文化功能。古城历史文化展示环。以鲁迅故里、书圣故里、阳明故里、越子城、八字桥等历史街区为基础,串联绍兴古城内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较高、文物分布较为集中、旅游亲和度较高的点或片,形成古城历史文化旅游环线。依托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历史水系,形成二级旅游支线,串连鲁迅文学、陆游诗词、阳明心学、羲之书法、绍兴师爷以及近现代民主革命与周恩来红色文化、清廉文化等主题片区,形成主题丰富、功能多样、风貌协调的古城历史文化展示体系。护城河生态景观休闲环。延续护城河作为绍兴古城的空间边界,维护好“水清可游、岸绿可闲、街繁可贸、景美可赏”的环城河风光,作为水上旅游和灯光秀的载体。
2.加强古城风貌控制。加强古城景观控制,推进超高建筑整治。根据古城景观控制要求,建立古城内外山体、河流、桥梁等景观互望视廊,对古城内超高建筑进行整治,重点整治古城内山体及八大历史街区周边超高建筑。加强城市界面及重要街巷的控制。按不同区域及性质进行风貌管控:对传统街巷的路径设置管控要求,并按要求进行修复、改造,加强管理;对普通街巷按照古城要求进行适当改造;重点加强对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点等主要节点的风貌控制。
3.加强古城交通系统再梳理。完善古城交通保护环。利用外围城市道路构建过渡交通环线,形成三级古城交通保护环。一环主要承担古城内部车辆、旅游及公共交通功能;二环主要承担东西、南北的过境交通;三环主要承接高速路和国道等城市外部交通;以交通管控等方式控制解放路、中兴路进入古城车流量,降低穿越性交通。完善交通微循环系统。加大支路网密度,打通局部支路,对部分道路进行微调,加强景点的可达性。推进停车场建设,加强点对点停车。围绕传统街巷构建文化主题体验路径,推进慢行系统和无车区域建设、特色交通建设。建立古城特色化公交体系。完善环城特色公交—“古城巴士”,优化线路设置和站点布置,串联古城主要特色空间节点;建设古城景点与城外着名景点的旅游特色公交—“越巴士”,串联东湖、兰亭、禹陵、柯岩等景点。疏通传统河道河网体系,恢复古河道水上交通,依托绍兴乌篷船,构建水上交通游线。
4.恢复城市水系。加强现有水系的控制。保护现存18条(含护城河)、全长32.2公里的河道和84座桥梁,形成“三纵、二环、六线、八池”的河湖水系;保护城市水系,进行生态型修复与水岸环境整治,严禁填堵侵占现有河湖水系。推动历史水系的恢复。对古城历史水系进行研究,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恢复部分水系,串连八大历史文化街区:恢复青藤片区的历史水系,串联石门槛、前观巷、鲁迅故里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双池头片区的历史水系,提升片区的整体风貌;连通东咸欢河与鲁迅路河,强化沈园与赵园的联系。
(三)营造宜居古城社区生活
适度调整古城内人口和其他功能,减轻城市负担,把古城“让”出来。大力推进古城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营造宜居社区生活。
1.进一步优化古城人口结构。置换原住人群。明确“置换与优化”的古城人口发展策略,通过市场机制适度外迁原住民,通过人才政策等吸引更有活力、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进入古城,将人口总量限制在合理水平。关怀老年人群。完善养老设施、优化养老服务,增加对老年人群的人文关怀;鼓励老年人群参与传统文化的弘扬,积极展示手工技艺、曲艺、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旅游人群。促进古城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游向深度游转变,引导游客从景点走向历史街区,从定点旅游向旅居休闲转变,通过举行传统节庆活动,大力弘扬民俗民风。
2.推进古城功能的适度转移。推进古城经济、医疗、教育、科技功能等适度向外转移,在镜湖设置承接空间。居住建筑减量。对历史街区及周边不相协调的居住建筑进行整治更新,通过“保留提升、拆除不建、拆除新建”3种更新措施减少居住面积约50万平方米,调整人口4—6万人。教育医卫资源外迁。保留现状中小学并适当缩减招生班数规模,根据10万人规模逐步外迁溢出的教育资源。推进医疗设施向镜湖核心区转移,完善周边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疏散古城过度密集的医疗资源。按照“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置成分院、社区医院、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护理院等,促进城市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迁移。适量疏解中兴路两侧商务办公设施,对风貌区周边超高层建筑进行整治,维护原有格局及传统肌理并打开景观视廊通道,适度转移其附属的商务、金融、银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3.实施古城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历史街区更新。严格保护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遗产,增设智慧消防。从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传递历史文化信息的角度,合理保留和积极维修富有绍兴特色的古台门、老街坊、古桥等。实施古城功能更新。对古城超载的人口与居住建筑进行更新,非古城功能逐步转移至镜湖新区。加强古城空间格局梳理,构建开放空间,对零星未成片传统民居特别是早期开发建设中“规划死角”进行征收拆除,融入“口袋公园”“景观节点”“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配套建设。新、改扩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增加面向市民休闲和旅游的“街区商业”、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及面向年轻人的青年文创产业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实施拆违治乱、房屋整修、管线整治、污水零直排、配套设施提升、消防安全设施提升、排涝能力提升、绿化提档、电梯加装、背街小巷整治等内容,补齐服务设施,提升小区功能配套;小区改造结合未来社区设计理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小区环境面貌。
4.完善开放空间提升服务品质。均质扩面开放空间。通过古城更新和改造,推动各层次的开放空间足量、均布,形成府山、塔山、蕺山、环城河等一级空间和城市广场、市民公园等二级空间,以及街头绿地、小游园、建筑附属开放空间为主的三级开放空间。提质扩量游客服务。按照全城旅游规划要求,同步增加游客服务设施,整合可改造的一般商业建筑,集中改造成商业与公共服务用房;完善街区式旅游商业配套,新增酒店服务业建筑及用地。减量提质民生服务。对古城现有农贸市场与特色空间进行重叠分析,整合市场规模,提升服务品质;实施“口袋公园”计划,通过古城微改造,实现绿化面积、品质双提升。
(四)推动文商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活化利用,强化传承,推动古城内文商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让绍兴古城成为“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的核心线路节点。
1.充分利用传统资源,展示独特“越文化”。加强对历史建筑的利用。推动“千年古城”复兴,加强阳明故里、鲁迅故里、书圣故里、越子城、团箕巷、八字桥、塔山片区的保护利用,同步实施台门微更新计划,谋划和引进一批符合古城气质的文旅高端项目。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古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古代建筑、民间工艺等有效资源,打造传统风貌区、文商旅融合活力街区和品质生活区。鼓励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发展民宿、博物馆、传统工艺作坊等,植入曲艺舞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利用各类台门、历史建筑,因地制宜嫁接文化文创、书画布艺、休闲旅游、展览展演等功能。
2.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形式,讲好绍兴故事。拓展数字经济新消费。拓展数字消费融入饮食、购物、支付、金融等服务功能,发展在线内容服务,深度挖潜讲好“绍兴建城故事”等沉浸式艺术展览与数字艺术演艺产品,做大数字音视频、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数字演艺等文化产业。探索文商旅融合新业态。充分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内涵,促进传统文化与年轻潮流、老字号与新品牌互相融合;加强数字生活新服务场景运用,大力发展黄酒养生、台门民宿、夜演夜游、商街商市等新兴业态,打造一批夜经济IP和网红打卡地。推进体验式游玩、研学旅游、文化创意等业态的建设,引导差异化主题定位,增加体验项目和拓宽营销渠道。发展特色街(区)新商贸。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工作,通过商圈服务平台等方式,分类集中宣传展示和推送,培育国家、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加强文商旅融合创新,推进历史片区商业业态布局优化,实施古城文旅与商业协同发展。
3.充分利用文旅资源,打造旅游产品。打造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坚持有形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与无形旅游产品开发同步推进,深度挖掘古城宝贵的文化遗产。把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旅游品牌打造与旅游产品开发之中,不断开发并推出具有地区特色、面向市场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形成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古城文旅大IP。以“老绍兴、醉江南”为引导,打造最具文化标识度的文旅休闲目的地品牌体系,重点培育“绍兴古城”“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及“鲁迅”“阳明文学”等文旅IP品牌,将文旅IP导入到古城美景、美食、美宿、美玩、美购等要素中,加深品牌形象,扩大文旅品牌知名度,扩充旅游市场。丰富古城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以“一城一桥三故里”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构建越国古都、阳明心学、研学游、慢生活民宿体验、黄酒及创意为主题的五大文化旅游片区,重点推动古城历史文化旅游环线、护城河生态景观水上游线。
4.发展文化旅游新经济,完善旅游配套。发展文化旅游新经济。推进共享经济,引入高端共享品牌;重点发展共享民宿、共享酒店等共享住宿业态,招引知名住宿品牌,整合绍兴本地文化、非遗等资源,将传统艺术、民间工艺与民俗结合起来。拓展“AR/VR+旅游”新场景,在鲁迅故里、仓桥直街、古运河等地打造“5G乌篷船特色VR游”。大力鼓励民宿业发展。推动小而精的“管家式”民宿建设,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服务;以文化、环境吸引高消费的客流。规范网约房发展,加强与网约房商家的合作,建立协作机制,引导网约房朝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加大对民宿行业的管理,成立民宿产业基金,精准扶持民宿业发展。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古城住宿上平台参与全国竞争。
5.践行“文化+”理念,传承和发扬绍兴优秀文化。加大文物保护、考古发掘、非遗保护、文史研究等工作力度,深入挖掘绍兴历史文化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古越文化、阳明文化、鲁迅文化、府学文化、黄酒文化、戏曲文化等,高水平办好阳明心学国际峰会等重大文化节会活动。联动长三角城市传承南宋文化,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打造“南宋文化之都”。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一)重点打造古城文旅大平台
重点实施越子城、八字桥、阳明故里、鲁迅故里、书圣故里“一城一桥三故里”五大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独一无二的绍兴古城文旅大平台。
1.越子城片区。保护越子城片区整体风貌和格局肌理,以保护、修缮、改造等方式对片区进行适度更新,改善街区风貌。整治提升府直街两侧建筑业态,改善片区居住环境,以古城有机更新理念,深度打造越子城片区。
2.八字桥片区。依托八字桥历史街区原真性的江南水乡风貌和八字桥、广宁桥、东双桥等特色古桥文化,通过保护、修缮、改造等方式对片区进行综合提升,植入艺术创作、文化休闲、特色民宿等文商旅综合业态,形成静谧、开放的居住型街区。
3.阳明故里。推动阳明故居的考古挖掘、吕府的价值重塑,加快建设“知行合一”文化广场、阳明纪念馆、观象台,配套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植入文艺文创产业,结合上大路风情街,形成以阳明文化为特色、阳明故居为核心,两路、两河、两府为支撑的开放式文商旅一体式街区。
4.鲁迅故里+青藤书屋+沈园。依托现有鲁迅故里景区、青藤书屋和沈园景区,实施鲁迅故里及周边区域综合提升项目,拓展完善游线、改善风貌、营造节点,对周边街巷进行改造提升,恢复长庆寺及土谷祠等景点,修复恒济当铺旧址、陈家台门、朱家台门等节点。提升鲁迅故里与沈园、青藤书屋等景点通达的便利性,加大水上游线整治,完善乌篷船游线,成为文化、旅游、体验相融合的开放式文化街区。
5.书圣故里。保持书圣故里东片“前街后河”格局,拆除南侧王朝大酒店和新华书店大楼,打开视线廊道,建设南入口区;对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蕺山书院、题扇桥、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等进行维护更新,展示书法文化、书圣名人印记以及手工作坊、传统手工技艺,打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鉴赏区,改造提升街区风貌和业态布局。
(二)全力推进古城有机更新项目群建设
“十四五”期间推进鲁迅故里、阳明故里、书圣故里等文化IP景点拓展,实施“台门微更新”项目,加快推动越子城、八字桥、团箕巷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历史街区民居改造、背街小巷整治、“5G”网络覆盖等社会民生基础建设。
1.推动文商旅项目发展。拓展文化IP景点建设。结合鲁迅故里高品质步行街,强化鲁迅故里景区整体步行体验,植入特色绍兴非遗特产,展示绍兴非遗文化;深入挖掘阳明故里阳明文化,加强吕府、观星台、七星镖局等传统特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发展以“阳明心学”为主导的特色文商旅产业;结合古城高层疏解,强化书圣故里景区南入口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对越子城进行整体改造提升,重塑越子城传统肌理,完善公共配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结合府山公园构建“城山一体游”,细化景区游线,促进古城文商旅高品质发展;依托古运河文化价值优势,配套八佰伴商业综合体,活化上大路风情一条街。
2.实施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抓手,推进古城的有机更新;配套实施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和管网设施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提升古城的城市品质。对历史街区老旧民居实行提升改造,修墙补漏,适度迭代更新;完善管线入户、便民到家的服务设施保障,解决老旧民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问题。在符合古城风貌肌理的基础上,拆除背街小巷的违法建筑,还道于民,安装空调外机格栅,确保古城街巷传统风貌。大力实施5G网络和基站的建设,以5G建设为基础,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千兆城市”。
(三)着力聚焦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
1.深化改革,加强名城办统筹协调作用。名城办作为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的办事机构,其独立设制是对现有机制体制的一项改革。为进一步发挥名城办对绍兴古城保护利用与监督管理的职能,统筹推进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名城办在古城保护利用、“文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统筹、协调、检查、督察职能,实现权、责、事、人统一。
2.聚焦保护利用,出台相关政策促古城发展。以《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为基,制订古城保护基础性、政策性文件,形成古城保护利用框架,促进古城发展;出台文化发展政策,综合提升绍兴文化高度;研究出台文商旅产业发展、招商优惠、扶持民宿发展、民营博物馆建设、小微创客企业、研学游线路建设等古城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领。修编《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加强对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规划管控;同时以《古城总体城市设计》为纲,持续开展古城重点片区的综合性规划研究和古城各类专项规划、织补性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古城保护利用中的指导引领作用。
(二)加强精细管理。提升古城管理水平,构建古城网格化执法运行体系,设置不断优化、全面覆盖,织密古城治理“一张网”。坚持把“绣花”思维贯穿到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使古城基础设施不断补齐,颜值品位不断提升,为古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三)加强产业支撑。不断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和整治力度,健全文商旅服务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坚持适度有序开发,重点扶持具有先导性、支柱性的文商旅一体化产业项目,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推进绍兴古城保护和利用的新格局。
(四)加强人才保障。积极推动周边高等院校与绍兴古城文化旅游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造文化旅游商贸实践基地和培育文化旅游商贸人才。加强与高校合作,引进高水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工匠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常年招聘充实和更新人才储备库。